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

当前页:首页>>资讯动态>> “生命绿灯计划”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苏州举行
CHPF



2025年10月22日下午,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健康保障传播公益行动——“生命绿灯计划”公益活动(苏州站)在苏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主办,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健康教育专项基金、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苏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中华结直肠癌MDT联盟江苏分盟苏州分会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癌MDT朱春荣团队支持。该活动旨在深入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助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推动慢性病防治公益行动,精准开展健康教育,科学普及健康知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医疗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副理事长徐卸古、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部主任助理贾琳、健康教育专项基金副主委兼秘书长余永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朱春荣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熊峰、“生命绿灯计划”公益活动项目执行主任朱海霞、健康教育专项基金副秘书长周景以及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者、苏州大学医学生志愿者、社区慈善志愿者、媒体记者等出席活动。

苏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周剑副局长在启动仪式上致欢迎辞。他表示,公安交通管理人员长期处在执法一线岗位,工作强度高、压力大、休息时间少,身体健康状况不乐观,希望“生命绿灯计划”公益活动给大家带来全新的健康理念与可操作的适用技能,提升大家防病治病的能力。




徐卸古副理事长在讲话中指出,“生命绿灯计划”公益行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聚焦肿瘤防治与健康保障领域的一次具体实践。该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化、多渠道的健康传播与公益倡导,为公众的生命健康开启一盏“绿灯”。其核心任务是向大众普及肿瘤的预防知识、早期症状识别、规范筛查途径以及科学诊疗理念,努力消除对癌症的恐惧与误解,增强个体的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引导公众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观念,从而有效降低癌症带来的危害。

朱春荣教授在讲话中表示,本次公益行动邀请肿瘤患者以及家属来分享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各种经历,鼓励大家树立预防肿瘤、战胜肿瘤的信心,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

随后,肠道肿瘤患者朱兴元先生和张徳凤女士的家属分别讲述了肿瘤疾病的治疗经历和感受。两名肿瘤患者生存时间都已超过10年,治病抗癌期间,朱春荣教授医疗团队的“医者仁心”,精心付出,热情鼓励,加上家人的不离不弃,最终帮助他们战胜了对肿瘤的恐惧,积极配合治疗,并取得有效成果。    

活动期间,朱春荣教授对两名患者的情况进行了点评,他告诉大家,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肿瘤治疗手段越来越多元化、精准化,成活率明显提升。“肿瘤并不可怕,可防可控可治愈。”

最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熊峰主任医师作了题为“胃肠道肿瘤防治”的科普讲座,熊峰主任从肿瘤发病机理、治疗手段、效果等多方面进行了科普。他说,不抽烟、不酗酒、适当运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防止肿瘤十分重要。其次,乐观豁达的心理素质更加有利于抗击肿瘤。“每周超过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有效减少肿瘤发病率,提高疾病免疫力,由此,更好的感受健康生命的快乐!”



聚薪成火,温暖人间。短短两个小时的公益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与会人员纷纷表示,“生命绿灯计划”公益活动十分接地气,干货满满,让大家受益良多,希望今后还能聆听专家的科普,为健康苏州贡献科普力量。